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元宇宙日爆 ,作者|凯尔 ,平民编辑|文刀
《阿凡达2:水之道》正在热映 ,化创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再度带来特效盛宴 ,动捕尤其是设备水下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让影片中角色呈现得惟妙惟肖。平民
好莱坞大片采用动捕技术早不是化创新鲜事。2009年,动捕《阿凡达》的设备成功便引领了一波动捕浪潮 ,不仅让这个技术在影视行业担起重任,平民后来也延伸到游戏、化创运动追踪等领域 ,动捕到今年,设备虚拟数字人开始靠动捕完成实时动态。平民
本质上 ,动捕就是通过捕捉目标的全身动作或面部表情,重建一个高度拟人化的虚拟角色 ,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数字化的虚拟分身。随着元宇宙浪潮展开的对技术应用的探索 ,动捕设备向平民化发展 ,出现了一些消费级产品。
市面上 ,主流的动捕品牌和设备包括OptiTrack、Vicon、NOKOV 、Xsens MVN Animate以及Sony近期发布的便携式动捕产品"Mocopi"等 。相较十年前动捕设备动辄上百万级的成本 ,当下的动捕产品开始因需求的出现朝着采集更精确、成本更低廉、使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万元级甚至千元级的产品已经出现,为创作者提供了高效的制作工具 。
当前 ,主流的动捕技术主要有光学式动作捕捉和基于惯性的动作捕捉两种 ,相应地产生了各种设备。当创作工具摆在货架上,不同类型的创作者们如何选择 ?
很多人对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技术不太了解 ,但它的应用其实你已经多次见过,尤其是在电影里。
好莱坞大片曾诞生过许多似人非人的经典形象,比如漫威系列《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 ,《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大黄蜂等汽车人,以及当前正在热映的《阿凡达》续集中的纳威人。这些不是一般人的角色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自然的动作表现,在银幕上传达着他们的情感和个性 。以往 ,前期拍摄要给演员做长时间的妆造,后期再靠CG动画逐帧制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顿涩感和机械感,说白点就是假 ,动捕技术就是后来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被引入到电影的制作中 。
从2000年开始 ,动捕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进入井喷式发展期 。2001年 ,《指环王》中痴迷魔戒的咕噜一角就是动捕技术创造的经典 。2004年上映的动画电影《极地特快》完全使用动作捕捉制作,首次实现了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同时捕捉的目标。2009年 ,《阿凡达》的成功将动捕浪潮推向高点,该片凭借将3D虚拟摄影与动作捕捉技术结合,再利用CG特效,几乎完全在棚内创造出了潘朵拉星球上的一切,成为影史上的里程碑 。
动捕技术不仅给影视行业带来了饱含科技感的呈现形式,也在游戏、体育 、教育等行业有诸多妙用。近些随着3A游戏逐渐增多,对应的次世代美术制作工艺也在进化 ,动捕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比如在游戏《绝地求生》中,利用动捕技术后,游戏中的虚拟形象高度逼真 ,行走、奔跑和射击动作与真人无异。在体育训练中,训练师可以通过动捕设备捕捉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并加以分析 ,进而更高效、直观地指导和纠正运动员的动作施放。
元宇宙浪潮来袭后,动捕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大量的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客服在直播电商、娱乐节目、服务平台中应用 ,想要让这些虚拟人活得即时 ,动捕技术就成了一种解决方案,使用场景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着动捕技术和设备加速进化 。
动捕的技术逻辑并不难理解 。简单来说 ,动捕设备就是能捕捉人类全身动作甚至面部表情的一套系统 ,通过数学计算处理,还原或重建一个三维模型的虚拟角色,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这个角色能随着人的动作、表情的变化而变化 。
目前,主流的动捕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光学式动作捕捉(简称光学动捕)和惯性传感器动作捕捉(简称惯性动捕)。
光学动捕依靠一整套精密而复杂的光学摄像头来实现,通过计算机视觉原理 ,由多个高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对目标特征点进行跟踪,完成全身动作数据的捕捉和收集,以便给角色模型提供构建参数实现目标效果。一般来说,采用的摄像机越多,动捕的效果越好。
绝大多数美国大片都采用了光学动捕,尤其在《战争机器》、《狙击精英》、《古墓丽影》这种需要重点描绘主角肢体动作的作品中 ,光学动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光学动捕由于需要搭建专业的动捕棚以及许多专业级的摄像头来实现 ,使得其成本动辄高达百万元以上,成为向消费市场普及的一大障碍 。
惯性动捕则是通过传感器来捕捉动作 。一般将加速度计 、陀螺仪和磁力计等惯性传感器设备安装在目标的全身各处 ,通过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后建成三维模型。虽然惯性动捕后于光学动捕出现 ,但其成本更低廉、操作更便捷,开始应用在动画制作、步态分析 、生物力学 、人机工程、虚拟主播等领域 。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光学动捕还是惯性动捕,都在朝着采集更精确、成本更低廉 、使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技术的不断演变恰赶上元宇宙潮流,动捕不再只是好莱坞电影 、3A游戏制作商们的专利,随着设备越来越平民化,普通人也可以轻易地创建虚拟分身 ,并进行衍生创作 。
在光学动捕领域 ,OptiTrack是不得不提的名字